网络文学IP改编和产业发展一直都是业界聚焦的议题。纵横文学高级副总裁许斌认为,只有真正的优质内容才叫IP,视频平台有可能成为网络文学产业链的影响放大器。打通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的背后,仍然是优质内容所带来的全行业影响力。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表示,基于网络文学发展存在不充分与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搞好团结引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传播技术相结合,探寻网络文学破局与转型升级方法,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会议围绕网络文学创作和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李强分析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存在的问题,认为优秀作品应该写出人与时代之间的深层关系。如果文学书写只是简单突出物质层面的“天翻地覆”,只渲染事件的“惊心动魄”,而不写人精神层面的矛盾冲突,就没有动人的力量。现实题材创作应发挥“网络感”优势创造更多精品力作。
在河北网络作协副主席、网络作家何常在看来,网络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情节够精彩、场面够热血、热爱够强烈,却往往失于简单与平面化,缺少足够的人文关怀与人性深度。想要讲好中国故事,网络作家必须拥有承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感,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放慢速度,提升思想的高度与锐度。
8月9日,2022年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在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表示,蓝皮书以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为主要统计对象,数据统计尽可能全面准确,分析尽可能深入透彻,力求发现新问题,揭示新动向,旨在全面准确把握网络文学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甘肃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网络作家刘金龙预计到2025年,中国网络文学可撬动近300亿美元的海外市场规模,发展模式将持续为全球网络文学发展贡献文本、运营、商业化示范和标准。
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周兴杰认为,“网生代”青年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变化推动网络文学创意亚类型的更新变化加快,每年都有新的“流”和“向”出现,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趣味和需求使当下的网络文学创作自觉对标不同读者群体,萌生出“代际化”的创作趋向。
“创作离不开评论,评论更离不开创作,只有创作与评论相结合,承认网络文学评论的多维,进而求同存异,才能真正促进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冰说。
“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技术发展而改变,网络文学产业大致经历了文本表达、视觉呈现、沉浸体验等阶段,产品类型从一元走向多元,体验方式从线上走向线下,变现渠道从虚拟走向现实。”三江学院网络文学院院长、网络作家赖尔说。
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对此深表认同。她说,真正的爆款IP改编不是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尊重网络文学自身规律,鼓励创新,让每种类型作品都有生存空间,让更多灵感落地生根,同时也需要从业者从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版权意识等方面,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湖北网络作家协会会长、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认为,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意义在于既能让网络文学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同时也能展现网络文学的社会担当。
作者:唐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研究员)
蓝皮书指出,2021年,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现实题材创作进一步深化;网络作家队伍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理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评论生态更趋健康;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头延续,IP改编更加多元;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更受重视,网文出海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当前网络文学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精品力作依然相对偏少,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同质化、模式化仍然严重;部分作品存在洗稿、融梗、跟风写作等现象,呈现出一定的庸俗创作倾向;部分作品标题、广告较为低俗,有碍网络文学声誉;网络文学盗版已经形成庞大产业链,从网站设计运营、内容导入,到广告利益获取、搜索引擎的流量分发,盗版市场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之势,去年网络文学因盗版直接损失收益在60亿元以上。
上一篇:从行走与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风景
下一篇:北京十月文学月,从行走中轴线出发
Copyright © 2021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